国产伦国产伦老熟300部,国产人妻人伦精品,亚洲国产天堂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久

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管理暫行辦法

黨中央有關部門,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總后勤部,武警各部隊,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全國政協(xié)辦公廳,高法院,高檢院,有關人民團體,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有關中央管理企業(yè):

  為積極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規(guī)范財政支出績效評價行為,建立科學、合理的績效評價管理體系,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我們重新修訂了《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管理暫行辦法》,現(xiàn)予印發(fā),請遵照執(zhí)行。

 

  財政部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日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財政支出管理,強化支出責任,建立科學、合理的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管理體系,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等國家有關規(guī)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財政支出績效評價(以下簡稱績效評價)是指財政部門和預算部門(單位)根據(jù)設定的績效目標,運用科學、合理的績效評價指標、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對財政支出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益性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

  第三條  各級財政部門和各預算部門(單位)是績效評價的主體。

  預算部門(單位)(以下簡稱預算部門)是指與財政部門有預算繳撥款關系的國家機關、政黨組織、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獨立核算的法人組織。

  第四條  財政性資金安排支出的績效評價及相關管理活動適用本辦法。

  第五條  績效評價應當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一)科學規(guī)范原則??冃гu價應當嚴格執(zhí)行規(guī)定的程序,按照科學可行的要求,采用定量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

  (二)公正公開原則??冃гu價應當符合真實、客觀、公正的要求,依法公開并接受監(jiān)督。

 ?。ㄈ┓旨壏诸愒瓌t。績效評價由各級財政部門、各預算部門根據(jù)評價對象的特點分類組織實施。

 ?。ㄋ模┛冃嚓P原則??冃гu價應當針對具體支出及其產出績效進行,評價結果應當清晰反映支出和產出績效之間的緊密對應關系。

  第六條  績效評價的主要依據(jù):

  (一)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制度;

  (二)各級政府制定的國民經濟與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和方針政策;

  (三)預算管理制度、資金及財務管理辦法、財務會計資料;

 ?。ㄋ模╊A算部門職能職責、中長期發(fā)展規(guī)劃及年度工作計劃;

 ?。ㄎ澹┫嚓P行業(yè)政策、行業(yè)標準及專業(yè)技術規(guī)范;

 ?。┥暾堫A算時提出的績效目標及其他相關材料,財政部門預算批復,財政部門和預算部門年度預算執(zhí)行情況,年度決算報告;

 ?。ㄆ撸┤舜髮彶榻Y果報告、審計報告及決定、財政監(jiān)督檢查報告;

  (八)其他相關資料。

第二章  績效評價的對象和內容

  第七條  績效評價的對象包括納入政府預算管理的資金和納入部門預算管理的資金。按照預算級次,可分為本級部門預算管理的資金和上級政府對下級政府的轉移支付資金。

  第八條  部門預算支出績效評價包括基本支出績效評價、項目支出績效評價和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

  績效評價應當以項目支出為重點,重點評價一定金額以上、與本部門職能密切相關、具有明顯社會影響和經濟影響的項目。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對部門整體支出進行評價。

  第九條  上級政府對下級政府的轉移支付包括一般性轉移支付和專項轉移支付。一般性轉移支付原則上應當重點對貫徹中央重大政策出臺的轉移支付項目進行績效評價;專項轉移支付原則上應當以對社會、經濟發(fā)展和民生有重大影響的支出為重點進行績效評價。

  第十條  績效評價的基本內容:

 ?。ㄒ唬┛冃繕说脑O定情況;

  (二)資金投入和使用情況;

 ?。ㄈ閷崿F(xiàn)績效目標制定的制度、采取的措施等;

 ?。ㄋ模┛冃繕说膶崿F(xiàn)程度及效果;

 ?。ㄎ澹┛冃гu價的其他內容。

  第十一條  績效評價一般以預算年度為周期,對跨年度的重大(重點)項目可根據(jù)項目或支出完成情況實施階段性評價。

第三章  績效目標

  第十二條  績效目標是績效評價的對象計劃在一定期限內達到的產出和效果,由預算部門在申報預算時填報。預算部門年初申報預算時,應當按照本辦法規(guī)定的要求將績效目標編入年度預算;執(zhí)行中申請調整預算的,應當隨調整預算一并上報績效目標。

  第十三條  績效目標應當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ㄒ唬╊A期產出,包括提供的公共產品和服務的數(shù)量;

 ?。ǘ╊A期效果,包括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huán)境效益和可持續(xù)影響等;

  (三)服務對象或項目受益人滿意程度;

 ?。ㄋ模┻_到預期產出所需要的成本資源;

 ?。ㄎ澹┖饬款A期產出、預期效果和服務對象滿意程度的績效指標;

  (六)其他。

  第十四條  績效目標應當符合以下要求:

 ?。ㄒ唬┲赶蛎鞔_??冃繕艘蠂窠洕蜕鐣l(fā)展規(guī)劃、部門職能及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并與相應的財政支出范圍、方向、效果緊密相關。

  (二)具體細化??冃繕藨攺臄?shù)量、質量、成本和時效等方面進行細化,盡量進行定量表述,不能以量化形式表述的,可以采用定性的分級分檔形式表述。

  (三)合理可行。制定績效目標時要經過調查研究和科學論證,目標要符合客觀實際。

  第十五條  財政部門應當對預算部門申報的績效目標進行審核,符合相關要求的可進入下一步預算編審流程;不符合相關要求的,財政部門可以要求其調整、修改。

  第十六條  績效目標一經確定一般不予調整。確需調整的,應當根據(jù)績效目標管理的要求和審核流程,按照規(guī)定程序重新報批。

  第十七條  績效目標確定后,隨同年初預算或追加預算一并批復,作為預算部門執(zhí)行和項目績效評價的依據(jù)。

第四章  績效評價指標、評價標準和方法

  第十八條  績效評價指標是指衡量績效目標實現(xiàn)程度的考核工具。績效評價指標的確定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ㄒ唬┫嚓P性原則。應當與績效目標有直接的聯(lián)系,能夠恰當反映目標的實現(xiàn)程度。

 ?。ǘ┲匾栽瓌t。應當優(yōu)先使用最具評價對象代表性、最能反映評價要求的核心指標。

  (三)可比性原則。對同類評價對象要設定共性的績效評價指標,以便于評價結果可以相互比較。

 ?。ㄋ模┫到y(tǒng)性原則。應當將定量指標與定性指標相結合,系統(tǒng)反映財政支出所產生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環(huán)境效益和可持續(xù)影響等。

 ?。ㄎ澹┙洕栽瓌t。應當通俗易懂、簡便易行,數(shù)據(jù)的獲得應當考慮現(xiàn)實條件和可操作性,符合成本效益原則。

  第十九條  績效評價指標分為共性指標和個性指標。

  (一)共性指標是適用于所有評價對象的指標。主要包括預算編制和執(zhí)行情況、財務管理狀況、資產配置、使用、處置及其收益管理情況以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等。

  (二)個性指標是針對預算部門或項目特點設定的,適用于不同預算部門或項目的業(yè)績評價指標。

  共性指標由財政部門統(tǒng)一制定,個性指標由財政部門會同預算部門制定。

  第二十條  績效評價標準是指衡量財政支出績效目標完成程度的尺度。績效評價標準具體包括:

 ?。ㄒ唬┯媱潣藴省J侵敢灶A先制定的目標、計劃、預算、定額等數(shù)據(jù)作為評價的標準。

 ?。ǘ┬袠I(yè)標準。是指參照國家公布的行業(yè)指標數(shù)據(jù)制定的評價標準。

 ?。ㄈv史標準。是指參照同類指標的歷史數(shù)據(jù)制定的評價標準。

 ?。ㄋ模┢渌涁斦块T確認的標準。

  第二十一條  績效評價方法主要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較法、因素分析法、最低成本法、公眾評判法等。

  (一)成本效益分析法。是指將一定時期內的支出與效益進行對比分析,以評價績效目標實現(xiàn)程度。

 ?。ǘ┍容^法。是指通過對績效目標與實施效果、歷史與當期情況、不同部門和地區(qū)同類支出的比較,綜合分析績效目標實現(xiàn)程度。

 ?。ㄈ┮蛩胤治龇āJ侵竿ㄟ^綜合分析影響績效目標實現(xiàn)、實施效果的內外因素,評價績效目標實現(xiàn)程度。

 ?。ㄋ模┳畹统杀痉?。是指對效益確定卻不易計量的多個同類對象的實施成本進行比較,評價績效目標實現(xiàn)程度。

 ?。ㄎ澹┕娫u判法。是指通過專家評估、公眾問卷及抽樣調查等對財政支出效果進行評判,評價績效目標實現(xiàn)程度。

 ?。┢渌u價方法。

  第二十二條  績效評價方法的選用應當堅持簡便有效的原則。

  根據(jù)評價對象的具體情況,可采用一種或多種方法進行績效評價。

第五章  績效評價的組織管理和工作程序

  第二十三條  財政部門負責擬定績效評價規(guī)章制度和相應的技術規(guī)范,組織、指導本級預算部門、下級財政部門的績效評價工作;根據(jù)需要對本級預算部門、下級財政部門支出實施績效評價或再評價;提出改進預算支出管理意見并督促落實。

  第二十四條  預算部門負責制定本部門績效評價規(guī)章制度;具體組織實施本部門績效評價工作;向同級財政部門報送績效報告和績效評價報告;落實財政部門整改意見;根據(jù)績效評價結果改進預算支出管理。

  第二十五條  根據(jù)需要,績效評價工作可委托專家、中介機構等第三方實施。財政部門應當對第三方組織參與績效評價的工作進行規(guī)范,并指導其開展工作。

  第二十六條  績效評價工作一般按照以下程序進行:

  (一)確定績效評價對象;

  (二)下達績效評價通知;

 ?。ㄈ┐_定績效評價工作人員;

 ?。ㄋ模┲朴喛冃гu價工作方案;

 ?。ㄎ澹┦占冃гu價相關資料;

  (六)對資料進行審查核實;

 ?。ㄆ撸┚C合分析并形成評價結論;

  (八)撰寫與提交評價報告;

 ?。ň牛┙⒖冃гu價檔案。

  預算部門年度績效評價對象由預算部門結合本單位工作實際提出并報同級財政部門審核確定;也可由財政部門根據(jù)經濟社會發(fā)展需求和年度工作重點等相關原則確定。

  第二十七條  財政部門實施再評價,參照上述工作程序執(zhí)行。

第六章  績效報告和績效評價報告

  第二十八條  財政資金具體使用單位應當按照本辦法的規(guī)定提交績效報告,績效報告應當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ㄒ唬┗靖艣r,包括預算部門職能、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預決算情況、項目立項依據(jù)等;

 ?。ǘ┛冃繕思捌湓O立依據(jù)和調整情況;

 ?。ㄈ┕芾泶胧┘敖M織實施情況;

 ?。ㄋ模┛偨Y分析績效目標完成情況;

 ?。ㄎ澹┱f明未完成績效目標及其原因;

  (六)下一步改進工作的意見及建議。

  第二十九條  財政部門和預算部門開展績效評價并撰寫績效評價報告,績效評價報告應當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ㄒ唬┗靖艣r;

 ?。ǘ┛冃гu價的組織實施情況;

 ?。ㄈ┛冃гu價指標體系、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

  (四)績效目標的實現(xiàn)程度;

 ?。ㄎ澹┐嬖趩栴}及原因分析;

 ?。┰u價結論及建議;

 ?。ㄆ撸┢渌枰f明的問題。

  第三十條  績效報告和績效評價報告應當依據(jù)充分、真實完整、數(shù)據(jù)準確、分析透徹、邏輯清晰、客觀公正。

  預算部門應當對績效評價報告涉及基礎資料的真實性、合法性、完整性負責。

  財政部門應當對預算部門提交的績效評價報告進行復核,提出審核意見。

  第三十一條  績效報告和績效評價報告的具體格式由財政部門統(tǒng)一制定。

第七章  績效評價結果及其應用

  第三十二條  績效評價結果應當采取評分與評級相結合的形式,具體分值和等級可根據(jù)不同評價內容設定。

  第三十三條  財政部門和預算部門應當及時整理、歸納、分析、反饋績效評價結果,并將其作為改進預算管理和安排以后年度預算的重要依據(jù)。

  對績效評價結果較好的,財政部門和預算部門可予以表揚或繼續(xù)支持。

  對績效評價發(fā)現(xiàn)問題、達不到績效目標或評價結果較差的,財政部門和預算部門可予以通報批評,并責令其限期整改。不進行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應當根據(jù)情況調整項目或相應調減項目預算,直至取消該項財政支出。

  第三十四條  績效評價結果應當按照政府信息公開有關規(guī)定在一定范圍內公開。

  第三十五條  在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中發(fā)現(xiàn)的財政違法行為,依照《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國務院令第427號)等國家有關規(guī)定追究責任。

第八章  附則

  第三十六條  各地區(qū)、各預算部門可結合實際制定具體的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

第三十七條  本辦法自發(fā)布之日起施行?!吨醒氩块T預算支出績效考評管理辦法(試行)》(財預〔2005〕86號)、《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管理暫行辦法》(財預〔2009〕76號)同時廢止。《財政部關于進一步推進中央部門預算項目支出績效評價試點工作的通知》(財預〔2009〕390號)及其他有關規(guī)定與本辦法不一致的,以本辦法為準。

 

附:1.財政支出績效目標申報表

2.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指標框架(參考)

3.財政支出績效報告(參考提綱)

4.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報告(參考提綱)

    5.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流程圖

 


1

財政支出績效目標申報表

          年度)

填報單位(蓋章)

項目名稱

 

項目屬性

新增項目         延續(xù)項目  

主管部門

 

主管部門編碼

 

項目實施單位

 

項目負責人

 

聯(lián)系電話

 

項目起止時間

 

項目資金申請(萬元)

資金總額:             

        財政撥款:

        自有資金:

                事業(yè)收入:

                經營性收入:

                其他:

        其他:

單位職能概述

 

項目概況

 

項目立項情況

項目立項的依據(jù)

 

 

 

 

項目申報的可行性

 

 

 

 

項目申報的必要性

 

 

 

 

項目實施進度計劃

項目實施內容

開始時間

完成時間

1、

 

 

2、

 

 

……

 

 

項目績效目標

長期目標

年度目標

 

 

長期績效指標

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

指標內容

指標值

備注

產出指標

數(shù)量指標

 

 

 

 

 

 

質量指標

 

 

 

 

 

 

時效指標

 

 

 

 

 

 

成本指標

 

 

 

 

 

 

 

 

 

效益指標

經濟效益指標

 

 

 

 

 

 

社會效益指標

 

 

 

 

 

 

環(huán)境效益指標

 

 

 

 

 

 

可持續(xù)影響指標

 

 

 

 

 

 

 

 

 

服務對象滿意度指標

具體指標

 

 

 

 

 

 

……

 

 

 

 

年度績效指標

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

指標內容

指標值

備注

產出指標

數(shù)量指標

 

 

 

 

 

 

質量指標

 

 

 

 

 

 

時效指標

 

 

 

 

 

 

成本指標

 

 

 

 

 

 

 

 

 

效益指標

經濟效益指標

 

 

 

 

 

 

社會效益指標

 

 

 

 

 

 

環(huán)境效益指標

 

 

 

 

 

 

可持續(xù)影響指標

 

 

 

 

 

 

 

 

 

服務對象滿意度指標

具體指標

 

 

 

 

 

 

……

 

 

 

 

其他說明的問題

 

填報人:

單位負責人:

填報日期:

 

 

《財政支出績效目標申報表》填報說明:

 

一、適用范圍

(一)本表適用于預算部門在申請項目支出預算時填報,作為項目績效目標審核、預算資金確定和績效評價的主要依據(jù)。

(二)預算部門項目支出是指預算部門為完成其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務或事業(yè)發(fā)展目標、納入部門預算編制范圍的年度項目支出計劃。每年度需填報《財政支出績效目標申報表》項目的具體范圍,由各級財政部門根據(jù)各地經濟與社會發(fā)展需求、財政支出政策、政府工作重點等自行確定。

二、填報說明

(一)年度:填寫編制部門預算所屬年份或申請使用專項資金的年份。如:2011年編報2012年部門預算,填寫“2012年”;2011年申請本年度使用專項資金,則填寫“2011年”。

(二)項目基本情況。

1.填報單位(蓋章):加蓋具體填報單位公章。

2.項目名稱:按規(guī)范的項目名稱內容填報,與部門預算項目名稱一致。

3.項目屬性:分為新增項目和延續(xù)項目,在選項“”中劃“√”。

4.主管部門:填寫項目主管部門(一級單位)全稱。

5.主管部門編碼:按各級財政部門規(guī)定的預算編碼填列。

6.項目實施單位:填寫項目用款單位。

7.項目負責人:填寫項目用款單位負責人。

8.聯(lián)系電話:填寫項目用款單位負責人聯(lián)系電話。

9.項目起止時間:填寫項目整體實施計劃開始時間和計劃完成時間。

10.項目資金申請:填寫項目資金總額,并按資金來源不同分別填寫,包括財政撥款、自有資金、其他等。

11.單位職能概述:簡要描述項目實施單位的職能。

12.項目概況:簡要描述項目的內容、目的、范圍、期限等基本情況。

13.項目立項情況:分別描述項目立項的依據(jù)、項目申報的可行性、項目申報的必要性等。

14.項目實施進度計劃:按進度描述本年度項目具體細化的實施內容,分別填寫計劃開始時間和計劃完成時間。

(三)項目績效目標。

項目績效目標:描述實施項目計劃在一定期限內達到的產出和效果。

1.長期目標:概括描述項目整個計劃期內的總體產出和效果(延續(xù)項目)。

2.年度目標:概括描述項目在本年度所計劃達到的產出和效果。

(四)長期績效指標:是對項目長期績效目標的細化和量化,一般包括:

1.產出指標:反映預算部門根據(jù)既定目標計劃完成的產品和服務情況??蛇M一步細分為:數(shù)量指標,反映預算部門計劃完成的產品或服務數(shù)量;質量指標,反映預算部門計劃提供產品或服務達到的標準、水平和效果;時效指標,反映預算部門計劃提供產品或服務的及時程度和效率情況;成本指標,反映預算部門計劃提供產品或服務所需成本,分單位成本和總成本等。

1)指標內容:根據(jù)實際工作需要將細分的績效指標確定為具體內容。

2)指標值:對指標內容確定具體值,其中,可量化的用數(shù)值描述,不可量化的以定性描述。

3)備注:其他說明事項。

2.效益指標:反映與既定績效目標相關的、財政支出預期結果的實現(xiàn)程度,包括經濟效益指標、社會效益指標、環(huán)境效益指標、可持續(xù)影響指標等。

1)指標內容:根據(jù)實際工作需要將細分的績效指標確定為具體內容。

2)指標值:對指標內容確定具體值,其中,可量化的用數(shù)值描述,不可量化的以定性描述。

3)備注:其他說明事項。

3.服務對象滿意程度指標:反映服務對象對財政支出效果的滿意程度,根據(jù)實際細化為具體指標。

1)指標內容:根據(jù)實際工作需要將細分的績效指標確定為具體內容。

2)指標值:對指標內容確定具體值,其中,可量化的用數(shù)值描述,不可量化的以定性描述。

3)備注:其他說明事項。

4.實際操作中確定的長期績效指標具體內容,可由各地區(qū)、各部門根據(jù)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需要,在上述指標中選取或做另行補充。

(五)年度績效指標。是對項目年度績效目標的細化和量化。

具體內容填寫參照“長期績效指標”。

(六)其他說明的問題:反映項目績效目標申請中其他需補充說明的內容。

(七)其他:

1.填報人:填寫具體填報人員姓名。

2.單位負責人:單位負責人簽字。

3.填報日期:填寫申報的具體時間。

 


2

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指標框架(參考)

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

三級指標

指標解釋

項目決策

項目目標

目標內容

目標是否明確、細化、量化

決策過程

決策依據(jù)

項目是否符合經濟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和部門年度工作計劃;是否根據(jù)需要制定中長期實施規(guī)劃

決策程序

項目是否符合申報條件;申報、批復程序是否符合相關管理辦法;項目調整是否履行相應手續(xù)

資金分配

分配辦法

是否根據(jù)需要制定相關資金管理辦法,并在管理辦法中明確資金分配辦法;資金分配因素是否全面、合理

分配結果

資金分配是否符合相關管理辦法;分配結果是否合理

項目管理

資金到位

到位率

實際到位/計劃到位×100%

到位時效

資金是否及時到位;若未及時到位,是否影響項目進度

資金管理

資金使用

是否存在支出依據(jù)不合規(guī)、虛列項目支出的情況;是否存在截留、擠占、挪用項目資金情況;是否存在超標準開支情況

財務管理

資金管理、費用支出等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嚴格執(zhí)行;會計核算是否規(guī)范

組織實施

組織機構

機構是否健全、分工是否明確

管理制度

是否建立健全項目管理制度;是否嚴格執(zhí)行相關項目管理制度

項目績效

項目產出

產出數(shù)量

項目產出數(shù)量是否達到績效目標

產出質量

項目產出質量是否達到績效目標

產出時效

項目產出時效是否達到績效目標

產出成本

項目產出成本是否按績效目標控制

項目效益

經濟效益

項目實施是否產生直接或間接經濟效益

社會效益

項目實施是否產生社會綜合效益

環(huán)境效益

項目實施是否對環(huán)境產生積極或消極影響

可持續(xù)影響

項目實施對人、自然、資源是否帶來可持續(xù)影響

服務對象滿意度

項目預期服務對象對項目實施的滿意程度


3

財政支出績效報告

(參考提綱)

一、項目概況

(一)項目單位基本情況。

(二)項目年度預算績效目標、績效指標設定情況,包括預期總目標及階段性目標;項目基本性質、用途和主要內容、涉及范圍。

二、項目資金使用及管理情況

(一)項目資金(包括財政資金、自籌資金等)安排落實、總投入等情況分析。

(二)項目資金(主要是指財政資金)實際使用情況分析。

(三)項目資金管理情況(包括管理制度、辦法的制訂及執(zhí)行情況)分析。

三、項目組織實施情況

(一)項目組織情況(包括項目招投標情況、調整情況、完成驗收等)分析。

(二)項目管理情況(包括項目管理制度建設、日常檢查監(jiān)督管理等情況)分析。

四、項目績效情況

(一)項目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分析。將項目支出后的實際狀況與申報的績效目標對比,從項目的經濟性、效率性、有效性和可持續(xù)性等方面進行量化、具體分析。

其中:項目的經濟性分析主要是對項目成本(預算)控制、節(jié)約等情況進行分析;項目的效率性分析主要是對項目實施(完成)的進度及質量等情況進行分析;項目的有效性分析主要是對反映項目資金使用效果的個性指標進行分析;項目的可持續(xù)性分析主要是對項目完成后,后續(xù)政策、資金、人員機構安排和管理措施等影響項目持續(xù)發(fā)展的因素進行分析。

(二)項目績效目標未完成原因分析。

五、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

(一)后續(xù)工作計劃。

(二)主要經驗及做法、存在問題和建議。(包括資金安排、使用過程中的經驗、做法、存在問題、改進措施和有關建議等)

(三)其他。

六、項目評價工作情況。

包括評價基礎數(shù)據(jù)收集、資料來源和依據(jù)等佐證材料情況,項目現(xiàn)場勘驗檢查核實等情況。


4-1:

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報告

(參考提綱)

一、項目基本情況

(一)項目概況。

(二)項目績效目標。

1.項目績效總目標。2.項目績效階段性目標。

二、項目單位績效報告情況。

三、績效評價工作情況

(一)績效評價目的。

(二)績效評價原則、評價指標體系(附表說明)、評價方法。

(三)績效評價工作過程。

1.前期準備。2.組織實施。3.分析評價。

四、績效評價指標分析情況

(一)項目資金情況分析。

1.項目資金到位情況分析。2.項目資金使用情況分析。3.項目資金管理情況分析。

(二)項目實施情況分析。

1.項目組織情況分析。2.項目管理情況分析。

(三)項目績效情況分析。

1.項目經濟性分析。

1)項目成本(預算)控制情況。

2)項目成本(預算)節(jié)約情況。

2.項目的效率性分析

1)項目的實施進度。

2)項目完成質量。

3.項目的效益性分析

1)項目預期目標完成程度。

2)項目實施對經濟和社會的影響。

五、綜合評價情況及評價結論(附相關評分表)。

六、績效評價結果應用建議(以后年度預算安排、評價結果公開等)。

七、主要經驗及做法、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八、其他需說明的問題。


4-2

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參考樣表)

一級指標

分值

二級指標

分值

三級指標

分值

指標解釋

評價標準

項目決策

20

項目目標

4

目標內容

4

目標是否明確、細化、量化

目標明確(1分),目標細化(1分),目標量化(2分)

決策過程

8

決策依據(jù)

3

項目是否符合經濟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和部門年度工作計劃;是否根據(jù)需要制定中長期實施規(guī)劃

項目符合經濟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和部門年度工作計劃(2分),根據(jù)需要制定中長期實施規(guī)劃(1分)

決策程序

5

項目是否符合申報條件;申報、批復程序是否符合相關管理辦法;項目調整是否履行相應手續(xù)

項目符合申報條件(2分),申報、批復程序符合相關管理辦法(2分),項目實施調整履行相應手續(xù)(1分)

資金分配

8

分配辦法

2

是否根據(jù)需要制定相關資金管理辦法,并在管理辦法中明確資金分配辦法;資金分配因素是否全面、合理

辦法健全、規(guī)范(1分),因素選擇全面、合理(1分)

分配結果

6

資金分配是否符合相關管理辦法;分配結果是否合理

項目符合相關分配辦法(2分),資金分配合理(4分)

項目管理

25

資金到位

5

到位率

3

實際到位/計劃到位×100%

根據(jù)項目實際到位資金占計劃的比重計算得分(3分)

到位時效

2

資金是否及時到位;若未及時到位,是否影響項目進度

及時到位(2分),未及時到位但未影響項目進度(1.5分),未及時到位并影響項目進度(0-1分)。

資金管理

10

資金使用

7

是否存在支出依據(jù)不合規(guī)、虛列項目支出的情況;是否存在截留、擠占、挪用項目資金情況;是否存在超標準開支情況

虛列(套?。┛?-7分,支出依據(jù)不合規(guī)扣1分,截留、擠占、挪用扣3-6分,超標準開支扣2-5分

財務管理

3

資金管理、費用支出等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嚴格執(zhí)行;會計核算是否規(guī)范

財務制度健全(1分),嚴格執(zhí)行制度(1分),會計核算規(guī)范(1分)。

組織實施

10

組織機構

1

機構是否健全、分工是否明確

機構健全、分工明確(1分)

管理制度

9

是否建立健全項目管理制度;是否嚴格執(zhí)行相關項目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項目管理制度(2分);嚴格執(zhí)行相關項目管理制度(7分)

項目績效

55

項目產出

15

產出數(shù)量

5

項目產出數(shù)量是否達到績效目標

對照績效目標評價產出數(shù)量(5分)

產出質量

4

項目產出質量是否達到績效目標

對照績效目標評價產出質量(4分)

產出時效

3

項目產出時效是否達到績效目標

對照績效目標評價產出時效(3分)

產出成本

3

項目產出成本是否按績效目標控制

對照績效目標評價產出成本(3分)

項目效果

40

經濟效益

8

項目實施是否產生直接或間接經濟效益

對照績效目標評價經濟效益(8分)

社會效益

8

項目實施是否產生社會綜合效益

對照績效目標評價社會效益(8分)

環(huán)境效益

8

項目實施是否對環(huán)境產生積極或消極影響

對照績效目標評價環(huán)境效益(8分)

可持續(xù)影響

8

項目實施對人、自然、資源是否帶來可持續(xù)影響

對照績效目標評價可持續(xù)影響(8分)

服務對象滿意度

8

項目預期服務對象對項目實施的滿意程度

對照績效目標評價服務對象滿意度(8分)

總分

100

 

100

 

100

 

 


4-3

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指標評分表(參考樣表)

一級指標

分值

二級指標

分值

三級指標

分值

得分

項目決策

20

項目目標

4

目標內容

4

 

決策過程

8

決策依據(jù)

3

 

決策程序

5

 

資金分配

8

分配辦法

2

 

分配結果

6

 

項目管理

25

資金到位

5

到位率

3

 

到位時效

2

 

資金管理

10

資金使用

7

 

財務管理

3

 

組織實施

10

組織機構

1

 

管理制度

9

 

項目績效

55

項目產出

15

產出數(shù)量

5

 

產出質量

4

 

產出時效

3

 

產出成本

3

 

項目效益

40

經濟效益

8

 

社會效益

8

 

環(huán)境效益

8

 

可持續(xù)影響

8

 

服務對象滿意度

8

 

總分

100

 

100

 

100

 


5

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流程圖


 

 

 

 

 

 

 

 

 

 

 

 

 

 

 

 

 

 

 

 

 

 

 

 

 

 

 

 

 



電話咨詢
掃碼咨詢